学报编辑部
编辑琐记
2015-07-07 15:18 孙克旺  审核人:   (点击: )

编辑琐记
孙克旺
所谓天地者,逆旅也。人是被抛掷、被放逐的存在,本无定义,所以,救赎与自证是不得不做的课题。哲学的思辨、科学的探索、艺术的创造、宗教的传播,还有文治武功,都与此相关吧。古今中外,大家林立,高山仰止,我自知才思不敏,能力不逮,常常兴叹而已。袁枚说:“书到今生读已迟”。已迟的岂止是读书啊。然而,开始做事才是王道。
学校筹办学报,我忝列编辑队伍,审读了不少文稿,从标点、字词、句子、篇章结构等方面进行校正,不能说驾轻就熟,有不少具体问题拿不准,但还算可以应对。我自己贡献并不突出,却不敢因此低估学报对于学校的意义。从无到有,开创意义,自不待言。于我本人,参与这项工作,远谈不上是救赎与自证,至多是一种开始。
学报第一辑不能说精美,至少是完整统一。编辑过程中的甘苦经历,却已成碎片。即便是碎片,也有一些值得收藏、回味。
编辑队伍成立后第一次集会,讨论有关事项。不敢自夸群贤毕至,少长咸集却是事实,更有白发与红颜相映。“白发”是指高希老师而言,他是一位工作经验丰富的长者,在同行中深具影响。在一些具体问题上,他认真的态度令人敬佩。“红颜”的代表是学校的名师林志芳,她才情丰富而体态瘦削,很容易让人想到《红楼梦》里的“林妹妹”。“林妹妹”诗意与哲思兼备,在语文教育界交游广泛。职业教育学院的邱兆学院长不愧是博士,每有发言,必是深思熟虑,条陈缕析,显示出过人的学术素养。虽然大家的观点不尽一致,但态度是谦和的,所以气氛很融洽。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群策群力,是很好的生活状态。对我来说,也是很好的学习机会。
在讨论学报名称的过程中,大家众说纷纭,各有侧重,难有一个被普遍接受的立意。情况汇报给学校领导后,黄祖杰校长提议以《师说》为名。一听到这个名字,我心中豁然开朗。其立意高古、巧妙,包容性也很强。果然,大家再无异议,都觉得这个名字好。就像自己的亲人或者朋友的名字,时间会让它越来越亲切。
《师说》由济南出版社发行,在具体业务上常相接洽的是编辑贾英敏。我们尊称之为“贾老师”,其实她年纪尚轻,也就三十出头吧。初次见面是在她的办公室,她相貌平常,身材瘦小,让我想到鲁迅先生笔下的冯铿女士,“她的体质是弱的,也并有美丽”。贾老师气质沉静,待人接物很有分寸。我们通常是在QQ上交流。
春季开学前几天,我把《师说》第一辑的全稿发给了贾老师。待到第一遍清样出来,学校和出版社同时审校。我们自以为前期工作已经比较仔细,没想到贾老师仍然找出大量问题。她曾经在QQ上给我发过两张修改以后的清样截图,上面布满了红色标记,认真程度让我大为吃惊。她还说,为了赶进度,为了落实几篇论文的参考文献出处,她连续两天熬到凌晨。我逐渐感觉到她的干练与勤奋,平凡的外表,更加显出内心的充实。孟子说,充实就是美。
把一册沉甸甸的书拿在手中,我有点儿高兴,却不敢自满,下一辑的审校应该再仔细些。
荷尔德林说:“充满劳绩,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。”只要心中有诗意,无论渔樵耕读,凡有所获,都是美的,也包括我们的《师说》。
(孙克旺,suncitygroup太阳集团讲师,《师说》编辑部副主任,《师说》第一辑执行主编
关闭窗口
距离校庆庆典还有
0天
站内搜索:
 热点关注
Baidu
sogou